返回主站|会员中心|保存桌面

台达风扇与散热管理综合服务商    

风扇模块|直流无刷马达|散热管理|热电制冷器|气对气热交换机|换气扇|汽车散热系统

新闻分类
  • 暂无分类
站内搜索
 
友情链接
  • 暂无链接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建筑楼宇自动化系统中空气质量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的应用!
新闻中心
建筑楼宇自动化系统中空气质量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的应用!
发布时间:2025-07-09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3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
在建筑楼宇自动化系统(BAS)中,空气质量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是核心监测设备,通过实时数据采集与联动控制,可显著提升室内环境舒适度、降低能耗并保障人员健康。以下是两类传感器的具体应用场景、技术原理及系统集成方案:

一、空气质量传感器:监测与控制室内污染物

1. 核心监测参数

  • CO₂浓度:反映人员活动强度,浓度过高(>1000ppm)会导致头晕、嗜睡。

  • VOCs(挥发性有机物):监测甲醛、苯等装修污染物,长期暴露可能引发呼吸道疾病。

  • PM2.5/PM10:实时监测空气颗粒物,超标时触发空气净化或新风系统。

  • CO浓度:检测燃气泄漏风险,浓度超过30ppm时需紧急报警。

2. 典型应用场景

  • 会议室/教室

    • 当CO₂浓度>800ppm时,PLC通过DDC控制器逐步增大新风阀开度(如从30%增至60%)。

    • 浓度>1200ppm时,强制启动排风机并推送报警至楼宇管理平台。

    • 需求:人员密集导致CO₂浓度快速上升,需动态调节新风量。

    • 控制逻辑

  • 地下车库

    • CO传感器(量程0-300ppm)检测到浓度>25ppm时,启动排风机并保持低速运行。

    • 浓度回落至10ppm以下时,延时5分钟关闭排风机以节约能耗。

    • 需求:汽车尾气排放导致CO浓度升高,需及时排风。

    • 控制逻辑

3. 技术选型要点

  • 精度与量程

    • CO₂传感器:选择NDIR(非分散红外)原理,量程0-5000ppm,精度±50ppm。

    • VOCs传感器:采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(MOS)或光离子化检测器(PID),量程0-10ppm(甲醛)。

  • 输出信号:优先选择4-20mA(抗干扰强)或Modbus RTU(便于集成至BAS)。

  • 校准周期:CO₂传感器建议每2年校准一次,VOCs传感器每1年校准。

二、温湿度传感器:优化热舒适性与设备保护

1. 核心监测参数

  • 温度:影响人体热舒适性(ASHRAE标准:夏季22-26℃,冬季20-24℃)。

  • 湿度:控制范围40%-60%,过高易滋生霉菌,过低导致静电问题。

  • 露点温度:预防冷表面结露(如空调盘管),避免微生物滋生。

2. 典型应用场景

  • 数据中心

    • 温度>23℃时,PLC启动精密空调并增加制冷量;温度<21℃时,减少制冷量。

    • 湿度>60%时,启动除湿机;湿度<40%时,启动加湿器。

    • 需求:维持服务器机房温度22±1℃,湿度45%-55%。

    • 控制逻辑

  • 医院手术室

    • 采用冗余传感器(主备切换),当主传感器故障时自动切换至备用传感器。

    • 温湿度偏离设定值±1℃/5%时,触发声光报警并推送至护士站终端。

    • 需求:严格控制温湿度以降低感染风险(温度22-25℃,湿度40%-60%)。

    • 控制逻辑

3. 技术选型要点

  • 精度与响应时间

    • 温度传感器:选择PT100铂电阻(精度±0.1℃),响应时间<15秒。

    • 湿度传感器:采用电容式原理(精度±2%RH),响应时间<30秒。

  • 防护等级:数据中心等高湿度环境需选择IP65及以上防护等级。

  • 安装位置:避免阳光直射、远离热源(如空调出风口),距离地面1.5m(人员活动区)。

三、系统集成与联动控制

1. 数据采集与传输

  • 传感器→DDC控制器:通过4-20mA或RS485信号将数据传输至直接数字控制器(DDC)。

  • DDC→BAS平台:采用BACnet/IP或Modbus TCP协议将数据上传至楼宇管理平台(如西门子Desigo CC)。

2. 联动控制策略

  • 新风系统联动

    • 当CO₂浓度>800ppm且温度在舒适范围内时,优先增大新风量而非启动制冷。

    • 冬季新风预热: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测新风温度,若<5℃则启动预热盘管。

  • 空调系统节能优化

    • 基于温湿度传感器数据,采用“变风量(VAV)”控制,根据负荷动态调节送风量。

    • 过渡季节(春/秋)利用室外新风免费制冷,减少机械制冷能耗。

3. 故障诊断与预警

  • 传感器故障检测

    • 通过比较同区域多个传感器数据(如3个温湿度传感器均值±5%偏差触发报警)。

    • 定期自检(如每24小时发送测试信号,未响应则标记为故障)。

  • 数据可视化与报表

    • 在BAS平台生成温湿度/CO₂浓度趋势图,支持按日/周/月导出Excel报表。

    • 设置阈值报警(如CO₂>1500ppm持续10分钟),通过邮件/短信推送至运维人员。

四、实际应用案例

案例1:某商业综合体节能改造

  • 改造前:定风量空调系统,能耗高且室内CO₂浓度超标(>1200ppm)。

  • 改造后

    • 安装CO₂传感器(每层4个)和温湿度传感器(每层8个)。

    • 实现新风量动态调节,空调能耗降低28%,室内CO₂浓度稳定在800ppm以下。

案例2:某医院ICU温湿度精准控制

  • 需求:维持温度24±0.5℃,湿度50%±5%。

  • 解决方案

    • 采用高精度温湿度传感器(精度±0.1℃/±1.5%RH)。

    • 通过PID算法控制精密空调,超调量<1℃,调节时间<5分钟。

五、未来趋势

  1. 多传感器融合:集成CO₂、温湿度、PM2.5传感器于一体,减少安装空间与成本。

  2. AI优化控制:利用机器学习预测室内负荷变化,提前调整设备运行策略。

  3. 无线化部署:采用LoRa或NB-IoT传感器,降低布线成本,适用于老旧建筑改造。

收缩
  • QQ咨询

  • 电话咨询

  • 18576370666
  • 添加微信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