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菱伺服电机的试运行是确保其安装、接线和参数配置正确的关键步骤,目的是验证电机与驱动器的通信、运动精度及基本功能是否正常。以下是详细的试运行流程,涵盖前期准备、参数设置、手动测试及异常处理,以MR-J4 系列伺服驱动器 + HF 系列电机为例(其他系列流程类似):
接线确认:
动力线:确保电机 U、V、W 端子与驱动器 U、V、W 端子对应连接,无松动或接反(接反会导致电机反转或报警);
编码器线:连接电机编码器接口(如 CN2)与驱动器编码器接口,确保屏蔽层可靠接地(防干扰);
控制信号线:根据控制模式(如位置模式、速度模式)连接控制信号(如脉冲 + 方向、模拟量速度指令),暂时可不接外部急停或限位(试运行阶段简化);
电源:驱动器主电源(L1、L2、L3)接 AC 200-230V(单相 / 三相,根据驱动器型号),控制电源(DC 24V)正确接入,接地端子(PE)可靠接地。
机械检查:
试运行前需将驱动器参数恢复默认并配置电机型号,确保驱动器识别电机。
速度模式下,通过模拟量电压(0-10V)或参数设置速度指令,控制电机旋转,验证基本运行。
方式 1:通过模拟量信号(推荐,接近实际控制):
向驱动器速度指令端子(如 CN1 的 2 号端子 “速度指令”)输入 0-10V 电压(可通过电位器或信号发生器提供);
电压 0V 对应 0r/min,5V 对应 500r/min,10V 对应 1000r/min(与 Pr0200 匹配);
接通正转信号(如 CN1 的 3 号端子 “正转指令” 接 24V,5 号端子 “公共端” 接 0V),电机应平稳正转,转速随电压线性变化。
方式 2:通过参数强制速度(无外部信号时):
正反转测试:切换反转信号(如 CN1 的 4 号端子 “反转指令” 接 24V),电机应平稳反转,无卡顿或异响;
速度调节测试:改变模拟量电压(或修改 Pr0500),观察电机转速是否同步变化,转速显示是否与指令一致(通过软件 “监控→实时速度” 查看);
停止测试:断开正转 / 反转信号,电机应平稳停止,无明显过冲或振动。
通过 MR Configurator2 软件实时监控以下数据,判断运行是否正常:
速度反馈(Actual Speed):应与指令速度一致(误差≤2%),无大幅波动;
电流反馈(Output Current):空载运行时电流应≤额定电流的 30%(如额定 1.5A,空载≤0.5A),过大可能是电机接线错误或轴承问题;
报警信息:若出现报警(如 AL.10 过载、AL.30 编码器故障),立即停止运行,按报警代码排查(参考手册)。
电机不转,无报警:
检查控制信号:正转 / 反转指令是否有效(用万用表测端子电压,应为 24V);
检查速度指令:模拟量电压是否正常(0-10V),或内部速度参数是否设置正确;
检查参数 “Pr0002”:是否确认为速度模式(非位置或转矩模式)。
电机反转,方向错误:
运行中振动 / 噪音大:
报警 AL.30(编码器通信异常):
若电机运行正常(无报警、转速稳定、无异常噪音),可逐步接入机械负载,重复上述测试(负载下电流应≤额定电流);
记录试运行参数(如速度、电流、加速时间),作为后续正式运行的参考;
恢复外部控制信号(如急停、限位开关),确保安全保护功能生效。
三菱伺服电机试运行的核心是 “先静态检查,再动态测试,从空载到负载”:通过参数初始化确保驱动器与电机匹配,限制速度和加速度降低风险,结合软件监控验证运行状态。重点关注电机转向、转速稳定性及报警信息,及时排查接线或参数问题,为后续正式运行奠定基础。
如果需要针对位置模式(脉冲控制)的试运行步骤,可以告诉我,我会补充相应细节。